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13卷  第2期

诊疗规范
肾移植受者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临床诊疗技术规范(2022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国家肾脏移植质控中心
2022, 13(2): 135-14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01
摘要(1355) HTML (230) PDF 907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肾移植受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其免疫功能低下,容易伴发各种病原体感染。近年来随着人类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检测技术发展和肾移植手术的增多,肾移植术后HPV-B19的感染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导致术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移植肾功能恢复,甚至导致移植肾损伤或预后不良。为了进一步规范肾移植受者HPV-B19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国家肾脏移植质控中心组织专家,从HPV-B19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方面,制订肾移植术后HPV-B19感染的临床诊疗规范,以期为我国肾移植术后HPV-B19感染的规范化防治提供指导。
指南与共识
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
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 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 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 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器官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委员会,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器官保护专业委员会
2022, 13(2): 144-160.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02
摘要(2497) HTML (825) PDF 1863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已成为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受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及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科学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国内外移植器官保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根据牛津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和GRADE推荐意见系统,针对肝脏、肾脏、胰腺、小肠、心脏、肺脏移植器官编写了《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16版)》。近期,在国家肝脏移植注册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的支持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器官移植及器官保护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形成《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本共识重点更新了相关器官获取、保存、转运、质量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技术进展及相应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此外,还增加了包括以肢体移植为主的复合组织移植的内容,旨在促进临床器官移植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述评
生物3D打印在器官再造中的前沿热点和研究进展
黄文华
2022, 13(2): 161-16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03
摘要(782) HTML (260) PDF 8044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生物3D打印是采用生物材料和生物活性成分制作人工组织器官的新兴制造技术,已在多个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在器官再造领域也具有突出的优势。近年来,生物3D打印器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但目前仍处在研发和探索阶段,存在较多瓶颈,尚还不能用于体内移植。本文主要就3D打印技术的医学应用,生物3D打印技术的特点,生物3D打印器官在仿生结构、功能重建、免疫反应等方面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及生物3D打印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生物3D打印技术在器官再造领域的应用前景,为器官重建、人工器官构建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以推动器官移植和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类器官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应用前景
赵冰
2022, 13(2): 169-17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04
摘要(1334) HTML (296) PDF 7640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类器官技术是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最具突破性的前沿技术之一。作为组织干细胞在体外三维培养所形成的微型器官,类器官在组织结构、细胞类型和功能等方面与来源组织高度一致,为生物医学基础研究、药物研发以及临床精准医疗提供了理想模型,并在再生医学中展现出重要潜在价值。器官移植是治疗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目前供者器官来源有限,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寻求合适的移植替代物是突破困境的关键。类器官可由患者自体组织构建,在多项研究中被证明具有较强的移植修复能力,且可有效规避免疫排斥反应和致瘤性等风险。本文总结了类器官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方向,并就类器官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应用前景和诸多挑战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Banff移植病理学
移植胰腺病理学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郭晖, 明长生, 陈实
2022, 13(2): 176-186.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05
摘要(335) HTML (101) PDF 1167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胰腺移植和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导致的肾衰竭的最佳治疗方法。胰腺移植的类型主要包括同期胰肾联合移植(SPK)、肾移植后胰腺移植(PAK)和单纯胰腺移植(PTA)。在所有的胰腺移植类型中,对移植胰腺的活组织检查(活检)仍然是明确诊断其排斥反应并与其他并发症进行鉴别的最佳方法。本文对移植胰腺活检的方法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移植胰腺活检排斥反应诊断标准及其进展、移植胰腺主要的并发症及其病理学表现进行阐述,旨在为指导临床对上述并发症予以准确诊断,良好地保障移植胰腺和受者的长期存活提供参考。
专家论坛
慢性眼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机制的新进展
赵文心, 梁凌毅
2022, 13(2): 187-19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06
摘要(557) HTML (126) PDF 8143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可有效治疗多种血液病,目前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血液病患者因接受了allo-HSCT治疗而得以长期存活。慢性眼移植物抗宿主病(coGVHD)是allo-HSCT术后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难治性干眼,严重时可导致眼表稳态失衡、角膜缘干细胞缺乏而出现角膜穿孔、睑球粘连等威胁视功能和眼健康的一系列并发症,治疗十分棘手。目前,国际上对coGVHD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规范、致病机制的研究逐步深入,而国内的研究及临床规范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coGVHD的临床特点和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深眼科医师尤其角膜眼表疾病专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机械灌注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质量维护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昌盛, 代林睿
2022, 13(2): 195-20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07
摘要(328) HTML (137) PDF 11767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目前已成为我国器官捐献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供者质量的复杂性,扩大标准供者(ECD)供肾占比增加,从而对供肾的可利用性以及肾移植受者术后的长期预后造成很大的影响。加强供肾质量的维护与评估,对于改善供肾质量、增加供肾获取与利用、改善受者和移植肾长期存活具有重要意义。机械灌注保存作为器官保存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但可以延长供肾保存的时间,改善供肾质量,而且在供肾修复及功能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文献介绍了机械灌注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质量维护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及对应的处理方案与进展,旨在为选择供肾的最佳保存方式,提高ECD供肾质量和利用率提供参考。
论著
心脏移植术后移植物血管病:阜外医院单中心长期随访结果总结
郑珊珊, 郑哲, 宋云虎, 黄洁, 廖中凯, 房晓楠, 刘盛
2022, 13(2): 206-212.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08
摘要(622) HTML (287) PDF 690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总结心脏移植术后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CAV)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长期存活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1 006例心脏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48例CAV患者中4例因缺失影像学证据未纳入分析。1 002例受者中,根据CAV发生情况分为CAV组(44例)和无CAV组(958例)。总结CAV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AV患者的影像学诊断方式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药物治疗及合并症情况、术后生存情况及死亡原因。  结果  1 006例心脏移植受者中共48例发生CAV,发生率为4.77%。与无CAV组比较,CAV组患者术前吸烟史、术前高血压病史、原发病为冠状动脉疾病及围手术期感染的比例均较高(均为P < 0.05)。44例通过影像学诊断CAV的患者中,24例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诊断CAV,4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CAV,16例联合使用冠状动脉CTA及CAG诊断CAV。44例患者中,CAV 1级占45%(20/44),CAV 2级占30%(13/44),CAV 3级占25%(11/44)。全部患者术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有20例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44例CAV患者中,11例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6例患者接受再次心脏移植,共8例患者死亡。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AV组和无CAV组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诊断CAV后(术后6~7年),患者的生存率呈下降的趋势;CAV 1级、CAV 2级和CAV 3级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即使是病变较轻的CAV 1级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也呈下降趋势。  结论  CAV是心脏移植术后常见且棘手的并发症,诊断CAV后患者长期生存率呈下降趋势。应提高对CAV的认识,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患者心脏移植术后的长期生存率。
BZW2和IVD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
杜俊杰, 刘仕成, 江哲龙, 潘凡, 江艺, 吕立志
2022, 13(2): 213-21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09
摘要(212) HTML (89) PDF 570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和W2结构域2(BZW2)及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IVD)在肝细胞癌(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肝癌肝移植受者的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分析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ZW2和IVD的表达情况,分析BZW2和IVD与肝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对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和受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  87例受者中,共有31例肿瘤复发,复发率为36%,复发时间为术后2~49个月,复发时间中位数为7个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肝癌组织的BZW2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肝组织(76%比30%),IVD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肝组织(51%比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1)。BZW2表达与肿瘤直径、有否肿瘤包膜有关(均为P < 0.05),IVD表达与肿瘤直径,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否血管侵犯有关(均为P < 0.05)。BZW2高表达组受者肿瘤累积复发率高于BZW2低表达组,累积生存率低于BZW2低表达组;IVD低表达组患者肿瘤累积复发率高于IVD高表达组,累积生存率低于IVD高表达组(均为P < 0.05)。  结论  在肝癌组织中,BZW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IVD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且BZW2高表达和IVD低表达的肝移植受者的累积复发率较高,累积生存率较低。
成人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与术后凝血功能变化的关系
陈晨, 杨润, 冯俊琦, 皋源, 邓羽霄
2022, 13(2): 219-22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10
摘要(255) HTML (68) PDF 5519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凝血功能改变对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45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后是否发生AKI,将受者分为AKI组(99例)和非AKI组(146例),总结肝移植术后AKI的发生情况,并收集受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对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245例肝移植受者中,99例术后发生了AKI,发生率为40.4%。AKI组受者术前血清肌酐水平较高,住院病死率较高(均为P < 0.05)。与非AKI组受者比较,AKI组受者术后24 h内肝功能指标升高更明显; Ⅱ期凝血指标凝血因子Ⅴ、Ⅶ、Ⅸ、Ⅹ、Ⅻ,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水平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升高; Ⅲ期凝血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升高更明显,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降低(均为P < 0.05)。血栓弹力图结果显示,AKI组受者R值增大、α角减小、凝固时间延长(均为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血栓弹力图R值增大[比值比(OR)1.116,95%可信区间(CI)1.018~1.223,P=0.019],抗凝血酶Ⅲ水平降低(OR 0.974,95%CI 0.955~0.993,P=0.007)是肝移植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肝移植术后AKI的发生率高,与受者凝血功能改变相关,凝血因子活性下降(R值增大)、抗凝血酶Ⅲ水平降低是肝移植受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流行病学分布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范鹏飞, 王清平, 王洪海, 张玮晔
2022, 13(2): 225-231.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11
摘要(268) HTML (177) PDF 7287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465例潜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的临床资料。所有供者均行气道分泌物、尿液和血液培养。总结供者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来源和构成比,并进行主要革兰阴性和阳性菌耐药性分析。  结果  465例供者中330例存在感染,感染率为71.0%。供者阳性培养标本中,下呼吸道标本占63.8%(292/458)、血液标本占18.6%(85/458)、尿液标本占17.7%(81/458)。共分离5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0%(384/512),革兰阳性菌占18.2%(93/512),真菌占6.8%(35/512)。革兰阴性菌中占比前3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较差;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及氨基苷类敏感性均较高; 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及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对其余各类抗生素普遍耐药。革兰阳性菌中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分离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钠耐药率分别为36%和87%,对青霉素和红霉素普遍耐药; 屎肠球菌对喹诺酮类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90%及以上,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达55%。  结论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革兰阴性菌是最主要的分离菌株,部分菌株呈现多重耐药趋势。
中国大陆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总结
王心悦, 詹浩苏, 孙丽莹
2022, 13(2): 232-239.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12
摘要(545) HTML (417) PDF 7808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PH1)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  方法  检索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收集57例PH1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5篇,共57例PH1患者,其中男39例,女18例,年龄0.2~57.0岁,发病年龄为出生后至42岁。57例PH1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特异性较低,肾结石41例,肾钙化和(或)肾钙质沉积21例,泌尿系统外草酸沉积12例,腰背腹痛12例,输尿管结石8例,此外尿量减少、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贫血、肉眼血尿等症状均有报道,有33例在诊断时已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阶段。26例患者接受移植治疗,肾移植17例(2例因结石复发、恢复透析再次接受肝肾联合移植,1例恢复透析并再次接受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7例,肝移植2例,肝肾序贯移植3例。31例患者未接受移植治疗。接受移植治疗的患者与未接受移植治疗的患者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比58%,P < 0.05)。  结论  PH1的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发现时多已进入ESRD阶段,接受移植治疗较未接受移植治疗的患者预后更佳,应优先考虑预先肝移植或肝肾联合移植。
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杨航, 卫栋, 张稷, 周敏, 刘东, 范立, 陈静瑜, 毛文君, 吴波
2022, 13(2): 240-24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13
摘要(220) HTML (108) PDF 539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移植术后发生中心气道狭窄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接受肺移植的155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中心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将受者分为狭窄组(36例)和对照组(119例),总结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的危险因素。  结果  155例肺移植受者中,36例发生中心气道狭窄,发生率为23.2%,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53±13)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双肺移植、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 3级、气道真菌感染、冷缺血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长是肺移植术后发生中心气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均为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道真菌感染、冷缺血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是肺移植术后发生中心气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 < 0.05)。  结论  肺移植术后气道存在真菌感染及冷缺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密切监测,以改善肺移植术后受者生存质量。
单肺移植术后手术室内气管拔管方案的探索性研究
周延然, 董庆龙, 杨汉宇, 刘辉, 陈磊, 李颖芬, 吴蕾, 徐鑫, 杨超, 彭桂林, 刘梦杨, 梁丽霞
2022, 13(2): 246-252.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14
摘要(283) HTML (109) PDF 6428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单肺移植术后手术室内气管拔管方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因终末期COPD行单肺移植的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本院制定的手术室内气管拔管评估指标进行评估,符合条件、在手术室完成气管拔管的为手术室拔管组(OR拔管组,17例),在重症监护室(ICU)完成气管拔管的为ICU拔管组(40例)。比较两组术中气管拔管评估结果和术后康复情况。  结果  与ICU拔管组比较,OR拔管组受者的氧合指数较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乳酸水平较低,血压波动幅度较小,术中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例数较少(均为P < 0.05)。OR拔管组2例受者分别于返回ICU 6、8 h再次气管插管,术后6、9 d拔除气管导管。OR拔管组受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入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ICU拔管组受者短(均为P < 0.05)。两组受者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3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例数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  结论  本院制定的COPD患者单肺移植术后手术室内气管拔管方案安全可行,可减少受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术后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综述
儿童眼移植物抗宿主病诊治进展
陈珏静, 廖颖琳, 梁凌毅
2022, 13(2): 253-257.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15
摘要(358) HTML (196) PDF 5017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眼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干眼,病情进展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眼表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目前,国际上已有较多关于成人眼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及临床规范,但关于儿童眼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尚未受到足够关注,缺乏相关的基础数据和诊断标准。儿童对眼部症状表述能力有限、临床检查欠合作,眼科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导致该病易被漏诊误诊。因此,本文从发病机制、发生率、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对儿童眼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加强儿童此疾病的临床研究、拓展基础研究等提供思路。
微囊化胰岛移植优化策略研究进展
李万里, 丰丙政, 杨玉伟, 吴玲玲, 顾姗姗, 蒋鹏, 陈继冰, 高宏君
2022, 13(2): 258-26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16
摘要(490) HTML (125) PDF 8785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胰岛移植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案之一,但目前仍存在供者短缺以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等问题,导致移植后胰岛存活受限。微囊化胰岛移植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困难,但微囊内免疫隔离微环境破坏、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等多种因素限制了微囊化胰岛移植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关于提高微囊化胰岛移植效果的研究逐渐增多,干细胞在微囊化胰岛移植中的应用也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因此,本文围绕微囊化胰岛移植的优化策略及干细胞在微囊化胰岛移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微囊化胰岛移植潜在的改进方法,旨在为微囊化技术在胰岛移植中的进一步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鹿晋铭, 欧志宇, 苗芸
2022, 13(2): 266-270.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17
摘要(310) HTML (83) PDF 4820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移植肾功能障碍的早期检测对于免疫抑制的管理与移植肾的存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移植肾功能障碍早期不会在临床表现以及生化指标上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其早期检测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超声检查项目,已经成功应用于甲状腺、乳房、肝脏等器官的检查,因其具有实时、动态、准确与重复性较好等优点,在移植肾检查中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的分类、原理、优势、影响因素及其在肾移植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师在移植肾疾病的预防和监测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参考。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策略和靶向免疫治疗
秦小琰, 刘彦尧, 康权
2022, 13(2): 271-276.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18
摘要(1273) HTML (386) PDF 634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肝移植已成为治疗肝细胞癌(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是影响受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防治策略是提高肝癌肝移植受者临床疗效的关键。对肝癌肝移植受者肿瘤复发转移进行密切监测、积极预防、早期诊断,综合手术治疗、局部治疗特别是靶向免疫治疗等在内的多种治疗方式,制定术后个体化防治策略,对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监测、诊断、预防和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防治提供参考,提高临床肝移植疗效,改善受者生存质量。
线粒体融合蛋白2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欧志宇, 苗芸
2022, 13(2): 277-282.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19
摘要(562) HTML (139) PDF 6418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线粒体是重要的细胞器之一,由线粒体外膜和线粒体内膜组成,其结构和功能受线粒体动力学调控。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和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可参与线粒体融合和分裂过程,调控线粒体动力学,进而调节细胞结构、功能及能量代谢。其中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是一种位于哺乳动物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具有三磷酸鸟苷酶活性,可介导线粒体融合,参与线粒体自噬、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的形成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并可显著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MFN2的结构与调节、MFN2的功能、MFN2在IRI中作用的相关文献,探讨MFN2与IRI的关系及相关机制,以期为IRI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