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12卷  第4期

述评
创建中国特色的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体系
李羽抒, 杨顺良
2021, 12(4): 369-37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01
摘要(852) HTML (252) PDF 908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质量保证是器官获取组织(OPO)的责任,创建OPO质量管理体系是高质量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当前我国OPO质量管理中存在着缺乏完善的管理机构、规范的管理流程、科学的评价指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等问题,有必要从思想观念转变、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过程实施管理等3个方面,紧密结合OPO的实际状况,参照国际通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顶层设计,更需要OPO管理者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确保OPO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中高效运行。
捐献之窗
2020年全球器官捐献和移植概况
江文诗, 孙永康, 闫娟, 姜峰, 王惠英, 马琪婼, 谢颖, 何湘湘, 武小桐
2021, 12(4): 376-38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02
摘要(3371) HTML (4558) PDF 1734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各地形势不一,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松懈。在面对各自的社会环境和医疗资源配置的考验下,以及在行业赖以生存的体系运作惯性及固有生产力的支撑下,各国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仍在努力前行。山西省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服务中心是在国家专家委员指导下,由原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8年8月28日批准成立的全省唯一、独立运行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本文通过剖析疫情期间美国和西班牙的器官捐献与移植数据,结合山西省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服务中心器官捐献工作的开展情况,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省情的公民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体系的建设。
国内外经循环标准确定死亡后器官捐献的最新进展
陈岗, 韩明, 何湘湘, 江文诗
2021, 12(4): 384-390.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03
摘要(1388) HTML (266) PDF 867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器官短缺是全球移植界共同面临的难题,寻找多渠道的供者器官来源成为器官移植界的当务之急。近日,关于“扩大可控型经循环标准确定死亡后器官捐献(cDCDD)实践的联合声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声明旨在推广cDCDD,以提高器官捐献率,以期实现移植自给自足的最终目标。本文将整理声明提及的重点内容,阐述经循环标准确定死亡后器官捐献(DCDD)的学术名称更新及相关讨论、DCDD的发展趋势、构成cDCDD临床路径的基本部分及影响实施cDCDD的关键因素,思考该声明对我国器官捐献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Banff移植病理学
Banff移植肾病理电子显微镜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黄亚冰, 郭晖, 官阳, 钟伟雄
2021, 12(4): 391-396.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04
摘要(770) HTML (460) PDF 123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随着临床器官移植的发展,移植病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其中,Banff移植病理学会议的召开及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的建立是国际移植病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自此之后,各类移植器官病理学诊断的Banff标准得以不断更新和完善。电子显微镜(电镜)的超微病理学观察在移植肾早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复发性疾病和新发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发现和早期合理治疗有助于保障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减少移植肾失功。本文介绍了电子显微镜及其超微病理诊断的基本定义、Banff移植肾病理中有关电镜诊断标准的研究历程及主要进展,总结了在移植肾活检电镜诊断中的典型病变、标准术语及诊断标准,旨在为临床器官移植及基础器官移植研究提供参考。
移植前沿
胰岛类器官基础应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吴玲玲, 蒋鹏, 武桢, 李万里, 杨玉伟, 高宏君
2021, 12(4): 397-402.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05
摘要(566) HTML (52) PDF 897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类器官指利用干细胞的全能性,将其在体外进行培养,使其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自我组织,形成结构和功能与原始器官相似的组织。类器官具有与原始组织保持相似外观和功能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目前已经成功培养出肝、肾、胰、脑、肠等类器官,其中使用胰岛类器官是类器官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由于还未完全解决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等问题,目前胰岛类器官仅用于基础研究。本文对胰岛类器官的起源与发展、胰岛类器官的基础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胰岛类器官实现基础应用向临床应用转化及糖尿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论著
富半胱氨酸蛋白61对大鼠自体脂肪移植存活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陈兆欢, 段然, 黄晓璐, 李青峰
2021, 12(4): 403-411.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06
摘要(983) HTML (200) PDF 2709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索富半胱氨酸蛋白61即CCN家族成员1(CCN1)对自体脂肪移植术后脂肪组织存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建立大鼠自体脂肪移植模型1周后,随机分为CCN1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只。比较两组大鼠移植脂肪存活情况; 比较两组大鼠移植脂肪组织形态、活性脂肪细胞比例及新生血管数量;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两组大鼠移植脂肪组织差异表达信使核糖核酸(mRNA)并进行聚类分析; 比较两组大鼠移植脂肪组织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CN1组脂肪组织质量保留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CN1组脂肪细胞完整性更高,囊泡化与空泡化程度、炎症细胞聚集程度和纤维化程度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00 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CN1组中活性脂肪细胞比例更高且形态均一,对照组存在较少的活性脂肪细胞且大小不一,伴有囊泡化现象。与对照组比较,CCN1组新生血管数量更多,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两组的转录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N1组中与M1型巨噬细胞相关的细胞表面标志物、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基因表达呈下调趋势,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结果显示CCN1组白细胞介素(IL)-8、IL-1和Toll样受体(TLR)2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0.05)。  结论  在自体脂肪移植过程中添加外源性CCN1能有效促进脂肪组织新生血管化,提高移植脂肪存活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LR2表达介导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调控细胞焦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乔兵兵, 李世朋, 宋浩森, 季敏, 赵龙栓
2021, 12(4): 412-420.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07
摘要(754) HTML (251) PDF 283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研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PGAM5)调控细胞焦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方法  建立C57小鼠肝脏IRI模型,随机分别予再灌注6 h(6 h组)与12 h(12 h组),并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10只。分析IRI对小鼠肝组织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分析小鼠肝脏IRI过程中PGAM5、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的表达情况。建立肝细胞IRI模型(IRI组),采用Caspase-1抑制剂Z-YVAD-FMK预处理后再建立肝细胞IRI模型(抑制剂组),将未处理的AML12细胞作为对照组,分析抑制Caspase-1活性对细胞焦亡的影响。采用脂质体3000将PGAM5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siRNA组)和siRNA阴性对照(siRNA-NC)(siRNA-NC组)转染至AML12细胞,再建立肝细胞IRI模型,将未处理的AML12细胞作为对照组,分析PGAM5调控细胞焦亡对肝细胞IRI的影响。  结果  6 h组和12 h组小鼠肝组织中部分肝细胞水肿,肝窦区变窄,中央静脉充血,偶见点灶状坏死等,且12 h组较6 h组病变加重。与Sham组小鼠比较,6 h组和12 h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升高,且12 h组高于6 h组; 6 h组和12 h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升高,12 h组低于6 h组; 6 h组和12 h组小鼠肝组织IL-1β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12 h组低于6 h组; 6 h组和12 h组肝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12 h组低于6 h组(P < 0.01~0.05)。与Sham组小鼠比较,6 h组和12 h组小鼠肝组织PGAM5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且12 h组高于6 h组(P < 0.01~0.05);6 h组和12 h组肝组织PGAM5、Caspase-1蛋白表达增多。IRI组细胞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裂解Caspase (cleaved Caspase)-1及Gasdermin D(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GSDMD荧光强度较对照组增强; 抑制剂组NLRP3、cleaved Caspase-1及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较IRI组下降,GSDMD荧光强度较IRI组减弱(P < 0.01~0.05)。与对照组比较,siRNA-NC组细胞存活率下降,PGAM5、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 0.01~0.05);与siRNA-NC组比较,siRNA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GAM5、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 < 0.01~0.05)。  结论  PGAM5可加重小鼠肝脏IRI,其机制可能为通过PGAM5/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焦亡,加速肝细胞损伤。
IL-10改善心脏死亡大鼠离体肺灌注后供肺功能的实验研究
陈英伦, 卫栋, 王梓涛, 杨修成, 刘明昭, 戴振航, 陈静瑜
2021, 12(4): 421-427.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08
摘要(825) HTML (235) PDF 2333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心脏死亡大鼠离体肺灌注(EVLP)后供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单纯灌注组(A组)和改良灌注组(B组),每组10只。A组采用A灌注液(灌注液未添加IL-10)进行灌注,B组采用B灌注液(灌注液中添加IL-10)进行灌注,建立大鼠心脏死亡供肺EVLP模型。比较两组供肺外观及供肺组织干重/湿重(D/W)比值、供肺功能和代谢状态、供肺形态学表现和供肺炎症标志物水平。  结果  灌注结束后,A组供肺全肺明显水肿,顺应性差,气道内涌出大量水肿液,而B组未见明显水肿,顺应性较好。与A组比较,B组肺组织D/W比值较高(P < 0.05)。两组肺静脉血氧分压均在灌注2 h时达到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A组比较,B组肺动脉压升高速度较慢,灌注结束时肺动脉压较低; 且灌注液中乳酸水平下降(均为P < 0.05)。A组肺泡结构大量破坏,细胞数量稀少,B组肺泡结构相对正常,未见明显细胞水肿。A组供肺细胞凋亡较多,B组供肺未见明显细胞凋亡现象。两组灌注4 h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IL-6水平均升高,IL-4均降低(均为P < 0.05),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  结论  IL-10可通过减少细胞凋亡改善心脏死亡大鼠EVLP后供肺的功能。
丹红注射液改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损伤效果的机制研究
王家传, 余学问, 徐华, 李振国, 徐洲稳, 邵牧民
2021, 12(4): 428-43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09
摘要(364) HTML (148) PDF 2918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能否通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增强神经干细胞(NSC)移植修复脑缺血损伤的治疗效果。  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NSC移植治疗组(NSC组)、丹红注射液组(DH组)、NSC+丹红注射液组(N+D组)、NSC+丹红注射液组+ML385组(N+D+M组)和PBS对照组(PBS组),每组8只。所有大鼠均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脑缺血模型,栓塞1.5 h后进行再灌注。再灌注后3 d对各组大鼠进行相应处理。在NSC移植术前和术后1、2、4周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4周后处死大鼠,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并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情况。  结果  在NSC移植术前,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4周时,NSC组、DH组和N+D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较PBS组和N+D+M组均降低(均为P < 0.05)。与PBS组和N+D+M组比较,NSC组、DH组和N+D组的丙二醛(MDA)水平均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均升高(均为P < 0.05);N+D+M组的GPX水平较PBS组降低(P < 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移植到大鼠脑内的NSC能够迁移至脑梗死周边区域并存活,并表达神经元标志物NeuN和新生血管标志物vWF,而N+D+M组的NSC存活数量较其他组明显减少。  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调控Nrf2信号通路改善干细胞移植微环境,增加移植干细胞的存活率,提升NSC移植治疗脑缺血损伤效果。
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范军朝, 宋俊杰, 陈勇
2021, 12(4): 436-44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10
摘要(449) HTML (56) PDF 671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将4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LIRI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ev组)和TLR4抑制剂TAK-242联合七氟醚预处理组(TAK+Sev组),每组各10只。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并计算细胞凋亡率;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以确定肺组织含水量;检测肺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以及肺组织和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Sham组比较,LIRI组和Sev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W/D比值、细胞凋亡率、丙二醛(MDA)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TLR4、MyD88、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均为P < 0.05);与LIRI组比较,Sev组和TAK+Sev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W/D比值、细胞凋亡率、MDA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TLR4、MyD88、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SOD水平和IκBα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均为P < 0.05);与Sev组比较,TAK+Sev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W/D比值、细胞凋亡率、MDA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TLR4、MyD88、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IκBα相对表达量升高(均为P < 0.05)。  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能够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有效减轻肺IRI。
PD-1抑制剂用于肝癌肝移植术前治疗的安全性探讨
刘召波, 武聚山, 林栋栋, 栗光明
2021, 12(4): 445-449.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11
摘要(482) HTML (415) PDF 89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用于原发性肝癌(肝癌)肝移植术前治疗的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术前应用PD-1抑制剂的肝癌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受者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评估PD-1抑制剂在肝癌肝移植受者中使用的安全性。  结果  7例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使用PD-1抑制剂,使用疗程为1~20个,自停药至手术间隔时间为6~120 d。5例受者发生不同程度的irAE,其中疲乏3例、发热2例、脱发2例、皮疹2例、腹泻1例、恶心1例、心肌炎1例,多数irAE毒性分级为G1~2级,1例发生G5级毒性反应(致死性心肌炎),并导致受者死亡。1例受者于术后7 d发生排斥反应,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及增加他克莫司剂量后好转。  结论  PD-1抑制剂可用于肝癌肝移植术前治疗,但应密切注意其irAE及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
危重状态病人心脏移植的早期结果:阜外医院单中心经验
郑珊珊, 刘盛, 唐汉韡, 宋云虎, 王巍, 黄洁, 廖中凯, 郑哲
2021, 12(4): 450-457.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12
摘要(839) HTML (350) PDF 113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分析危重状态病人心脏移植的早期结果及其在供者分配决策中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449例心脏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状态分为危重状态组(64例)和一般状态组(385例)。总结危重状态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受者术后生存情况及死亡原因;比较危重状态受者术前不同机械循环辅助桥接移植的围手术期结果。  结果  危重状态病人占总移植人数14.3%,近5年危重状态病人比例逐年增高。与一般状态组受者比较,危重状态组受者术前吸烟史比例较低,既往心脏手术史比例较高,血清肌酐水平较高,原发病为既往移植心脏衰竭比例较高;术后使用机械循环辅助比例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较长,院内病死率较高(均为P≤0.01)。危重状态组受者术后1年生存率低于一般状态组受者(83%比95%,P < 0.01)。危重状态组受者因感染、多器官衰竭死亡的比例高于一般状态组受者。64例危重状态受者中,术前1例单独使用呼吸机,63例加用机械循环辅助桥接移植。其中49例(77%)单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8例(13%)联合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IABP,4例(6%)单用ECMO,2例(3%)单用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术前应用ECMO、联合应用ECMO和IABP桥接移植的危重状态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比例较高、ICU入住时间较长、机械通气时间较长,院内病死比例较高。  结论  危重状态病人心脏移植总体预后不佳,有效的术前管理可在一定程度逆转危重病人的高风险状态。供心分配应把有限的供心分配给最紧急且能从移植中受益最多的病人。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定量评价肾移植受者术后左心室整体应变
唐君仪, 隋明星, 奚佳颖, 朱霞玲, 蔡珠虹, 金修才
2021, 12(4): 458-46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13
摘要(329) HTML (136) PDF 154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定量评价肾移植受者术后3个月内左心室整体应变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34例肾移植受者,分别于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收集受者的血压、血清肌酐和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等资料,同时对受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3D-STI检查,收集受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3D-STI检查参数[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LS)、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PCS)、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PRS)及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PAS)]。比较受者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的变化,分析应用3D-STI技术定量评价肾移植受者术后3个月内左心室整体应变的变化特点及其应用价值。  结果  肾移植受者术前至术后3个月内各时间点间LVEF和GP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术前至术后3个月内各时间点间LVEDV、LVESV、GPLS、GPAS和GPR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01)。GPLS、GPAS、GPRS在术后1个月内呈连续下降趋势,术后3个月有所上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  结论  应用3D-STI技术能够敏感地发现肾移植受者术后LVEF未见明显改变时左心室整体应变的改变,与常规超声心动图比较,3D-STI可以更准确地评价肾移植受者术后左心室整体应变的变化特点。
肝移植术后人疱疹病毒6B型脑炎的多学科综合诊疗
郭亚飞, 王继洲, 朱泽斌, 陈翠, 刘国岩, 群森, 邓克学, 黄德好, 刘连新
2021, 12(4): 465-471.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14
摘要(352) HTML (220) PDF 148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通过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提高肝移植术后人疱疹病毒6B(HHV-6B)型脑炎诊治的效果。  方法  对1例罕见的肝移植术后HHV-6B型脑炎的病人进行MDT讨论,以制定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结果  肝移植术后第16日,病人出现头痛症状,第18日突然出现反应迟钝、神志不清、昏迷,伴不自主的四肢抽搐。血氨升高,头颅CT检查提示脑缺血性改变,脑电图检查提示癫痫发作。经MDT讨论,考虑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感染,予以药物控制癫痫发作,行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检查,提示颅内压升高,脑脊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到HHV-6B核酸阳性,证实为HHV-6B型脑炎。调整免疫抑制剂,静脉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同时积极防治并发症。4 d后癫痫发作症状消失,2周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抗病毒治疗4周后病毒学检测结果为阴性,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正常。  结论  成人肝移植术后HHV-6B型脑炎罕见,多与免疫抑制剂使用后的病毒再激活有关,通过MDT模式可更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制定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综述
PD-1/PD-L1信号通路在肝移植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陆晶, 徐军明
2021, 12(4): 472-476.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15
摘要(754) HTML (352) PDF 857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原发性肝癌(肝癌)是肝移植主要适应证之一,但术后肝癌复发严重影响肝移植的长期疗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是一种免疫抑制分子,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信号通路的激活在移植物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治疗晚期肝癌病人的有效手段之一,但能否用于肝移植受者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待研究。本文对PD-1/PD-L1在移植肝组织的表达、PD-1/PD-L1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机制以及PD-1/PD-L1抑制剂在肝癌肝移植中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细胞外囊泡在肝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贾德功, 贾志兴, 郭珊珊, 程颖
2021, 12(4): 477-48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16
摘要(433) HTML (387) PDF 867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而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和排斥反应大大降低了移植肝的存活率。因此,急需一种既可以减轻肝IRI又可以促进同种异体移植物免疫耐受的新方法,以提高移植肝的存活率。细胞外囊泡(EV)是由细胞释放到细胞外微环境的纳米颗粒,可以通过修复自噬、免疫抑制和促进组织再生减轻移植物损伤。这使得EV成为肝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其临床应用面临着众多挑战,如EV的分离、纯化、鉴定、储存以及如何靶向递送到目标细胞等。本文对EV在肝IRI中的作用机制、EV临床应用面临的挑战及EV的潜在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EV在肝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肾移植术后JC病毒感染的最新进展
贺裕, 欧志宇, 苗芸
2021, 12(4): 484-48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17
摘要(1117) HTML (333) PDF 854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JC病毒(JCV)是多瘤病毒家族的成员之一,在人群中的感染率约为70%,初次感染后常潜伏存在。在免疫抑制的个体中,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JCV可以重新激活并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近年来,JCV与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逐渐被重视,已有JCV相关性肾病(JCVAN)的报道。现就JCV的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体内感染过程,JCV与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以及JCV与BKV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
免疫抑制剂细胞内浓度测定的研究进展
邵琨, 陈冰, 周佩军
2021, 12(4): 489-49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18
摘要(695) HTML (227) PDF 869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细胞外浓度测定作为目前器官移植临床免疫抑制剂治疗药物监测(TDM)的主要手段,与免疫抑制剂药效之间的相关性不理想。随着液相质谱技术的广泛应用,免疫抑制剂细胞内浓度检测技术逐渐成熟。由于细胞内浓度测定可直接检测靶细胞内的药物暴露水平,理论上能更好地反映免疫抑制剂的药效。本文总结了免疫抑制剂细胞内浓度测定的历史与现状,着重介绍免疫抑制剂细胞内浓度的测定方法及其与药效的相关性。免疫抑制剂细胞内浓度测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他克莫司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张函舒, 宋沧桑, 张阳, 李兴德
2021, 12(4): 496-502.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4.019
摘要(348) HTML (158) PDF 84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他克莫司(Tac)是器官移植术后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效果,但Tac的药代动力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其中基因多态性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药物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对Tac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尚存在争议,因此探讨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Tac血药浓度的相关性对于指导Tac个体化免疫抑制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式(ABC)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溶质载体(SLC)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Tac血药浓度的相关性,以期为Tac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