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6卷  第6期

述评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诊治
冉江华, 李望, 张升宁, 张熙冰
2015, 6(6): 359-361.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01
摘要(293) HTML (129) PDF 19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前肝移植技术不断提高, 但感染相关并发症仍是造成肝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都有可能造成肝移植术后感染, 其中以细菌感染为主。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移植因素、受体因素和供体因素等。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通常在术后2个月内发生, 其感染的优势菌群与院内感染的主要菌群、地域特点有关, 但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是主要的感染病原体。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预防分为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 围手术期48 h内使用抗生素尤为重要,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生率。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是直接影响受体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感染的控制宜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式。
专家论坛
临床可操作性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
樊文梅, 石炳毅
2015, 6(6): 362-36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02
摘要(57) HTML (69) PDF 230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 但因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而增加了肿瘤、感染等风险, 并有可能导致受者死亡和移植物失功。因此, 免疫耐受一直是移植研究工作者的最终目标。近年来发现在一些停用免疫抑制剂的受者中发生自发耐受现象, 称之为可操作性耐受。可操作性耐受是指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 至少1年以上无发生移植物排斥反应, 获得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移植免疫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临床可操作性耐受的临床监控及机制(包括调节性T细胞、B细胞和天然免疫细胞)方面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移植前沿
肝移植术后临床免疫耐受研究的新进展
叶林森, 汪国营, 陈规划
2015, 6(6): 366-369.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03
摘要(70) HTML (48) PDF 429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接触抗原后所导致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和低应答状态。肝移植术后患者如何形成免疫耐受是移植科医师关注的问题之一, 揭示移植免疫耐受的规律可减少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因此, 关于肝移植术后临床免疫耐受的研究相继展开。筛选入组患者和临床指标的标准、寻找免疫耐受预测指标、发现免疫耐受机制, 是临床免疫耐受研究的主要问题。
指南与共识
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处理方法探讨——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移植研究所的经验
秦一雨, 周迪, 王健东, 全志伟
2015, 6(6): 370-37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04
摘要(158) HTML (215) PDF 18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严重影响肝移植手术患者的生存时间和质量, 尤其是胆道狭窄。胆道狭窄根据狭窄发生部位分为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 以前者较为常见。在本文中, 我们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的概念、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探讨, 并对美国匹兹堡大学移植研究所处理吻合口狭窄的方案进行了解读, 旨在与国内肝移植外科医师进行经验交流。
临床研究
民用航空超长距离转运供肺肺移植(附6例报告)
刘峰, 陈静瑜, 叶书高, 郑明峰, 刘东
2015, 6(6): 374-377.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05
摘要(82) HTML (78) PDF 179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民用航空超长距离转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或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肺进行肺移植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应用民用航空超长距离转运供肺施行肺移植手术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供体6例, 为DCD或DBD供体。供肺从取出转运至肺移植手术室共耗时5.0~8.5 h, 其中含飞行时间2.0~3.0 h (里程>1 500 km)。受者接受序贯式双肺移植5例, 右单肺移植1例。手术过程顺利, 肺冷缺血时间7~12 h。受者术后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 于术后2~4 d脱机。截止至投稿日, 6例受者均恢复良好。  结论  使用DCD或者DBD的肺移植供体行序贯式双肺移植手术, 若供、受体所在移植单位的两个城市间有直达航班, 且飞行时间在3.0 h内, 长距离转运是可行的。
肝移植术后脓毒症:1例报告并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指南解读
易慧敏, 魏绪霞, 黎利娟, 安玉玲, 吕海金, 易小猛, 刘剑戎, 熊亮, 周密, 陆平兰, 郭煜
2015, 6(6): 378-381.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06
摘要(151) HTML (80) PDF 18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脓毒症的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例肝移植术后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并复习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SSC指南)解读及相关文献。  结果  1例50岁男性患者在肝移植术后1 d出现高热、血压下降, 诊断为感染性休克, 经过适当的目标导向性液体复苏、抗感染、血液净化等治疗获得缓解, 患者病情稳定出院。  结论  肝移植术后患者易发生感染, 由感染引起的脓毒症病死率高, 因此一旦发生脓毒症, 临床医师要积极地按照SSC指南进行早期的目标导向性治疗及集束化治疗, 根据病原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药物, 降低病死率。
65岁以上终末期肺病患者肺移植疗效及预后分析
夏维, 严洁, 毛文君, 陈静瑜
2015, 6(6): 382-387.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07
摘要(117) HTML (23) PDF 663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终末期肺病患者肺移植的疗效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老年(≥65岁)肺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了解老年肺移植患者的存活情况, 比较单肺和双肺移植的存活情况; 了解肺移植术后并发症及对随访期内死亡的病例进行死因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肺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24例受者术后1、3、5、7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5.0%、62.5%、33.3%和12.5%, 其中单肺移植患者相应为68.8%、50.0%、31.3%和12.5%, 双肺移植患者相应为87.5%、87.5%、37.5%和12.5%。单肺与双肺移植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5、51个月, 两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是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 发生率为46%(11/24)。术后长期随访中17例死亡, 包括重症感染9例, 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1例, 急性排斥反应(AR)1例,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S)4例, 心力衰竭1例, 肿瘤1例。  结论  单肺或双肺移植均是治疗老年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方法, 感染是老年受者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
肝移植治疗妊娠期合并急性肝衰竭2例并文献复习
唐晖, 傅斌生, 易慧敏, 汪国营, 张英才, 易述红, 张剑, 汪根树, 李华, 杨扬, 陈规划
2015, 6(6): 388-391.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08
摘要(68) HTML (32) PDF 185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妊娠期合并急性肝衰竭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肝移植的2例妊娠期合并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例1患者因妊娠自然分娩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迅速发展而致亚急性肝衰竭, 急诊行肝移植术。例2患者急性肝衰竭病因不明, 因宫内胎儿已是死胎, 在急诊行肝移植后第2日, 由产科医师继续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两例患者术后早期免疫抑制方案均为他克莫司(FK506)+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例1患者术后加强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 抗病毒方案为恩替卡韦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因例1患者术后仍有继续妊娠的意愿, 在移植物功能稳定后, 使用单一最小剂量免疫抑制剂。例2患者已无妊娠能力, 按常规进行移植术后处理。随访至投稿日, 2例患者恢复良好, 例1未见乙肝复发并且已再次成功分娩1名男婴。  结论  妊娠期急性肝衰竭患者行肝移植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阿西莫司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肾移植术后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韦星, 蔡明, 李响, 金海龙, 张大伟
2015, 6(6): 392-396, 41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09
摘要(235) HTML (195) PDF 249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评价阿西莫司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肾移植术后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56例肾移植术后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患者, 随机分为联合小剂量组[28例, 阿西莫司(250 mg, 每日2次)+阿托伐他汀(10 mg, 每日1次)]和正常剂量组[28例, 阿托伐他汀(20~40 mg, 每日1次)]。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酸激酶(CK)等指标, 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正常剂量组与联合小剂量组在治疗后TC、TG、LDL-C均下降, HDL-C轻度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1)。与正常剂量组比较, 联合小剂量组的TG、LDL-C均较低, HDL-C较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1)。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间点, 正常剂量组与联合小剂量组的ALT、AST、Scr、BUN、UA、CK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剂量组和联合小剂量组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皮肤血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  结论  阿西莫司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肾移植术后混合型高脂血症。
超声引导下移植肝穿刺活检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郭光辉, 许尔蛟, 郑荣琴, 曾庆劲, 李凯
2015, 6(6): 397-400.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10
摘要(128) HTML (116) PDF 19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移植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的51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穿刺术后出血作为应变量, 将患者年龄、性别、凝血功能、活检时间、活检次数、活检组织条数、是否使用抗凝药物及患者能否配合呼吸屏气作为自变量, 对所有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出与超声引导下移植肝穿刺活检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51例肝移植患者共穿刺活检84次, 术后出血5例(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明显出血倾向、使用抗凝药物及呼吸配合欠佳是肝穿刺活检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8.71、3.16、2.03, 均为P < 0.05)。  结论  有明显出血倾向、使用抗凝药物及呼吸配合欠佳是超声引导下移植肝穿刺活检出血的危险因素。
体重指数对肾移植近期预后的影响:附单中心1041例报告
罗用文, 钱叶勇, 范宇, 王振, 李钢, 柏宏伟, 常京元
2015, 6(6): 401-404, 43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11
摘要(179) HTML (94) PDF 223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首次行肾移植手术的1 041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国常用成人肥胖与超重标准将纳入的患者分为4组:BMI < 18.5 kg/m2组(消瘦组)112例, BMI 18.5~23.9 kg/m2组(正常组)606例, BMI 24.0~27.9 kg/m2组(超重组)250例, BMI≥28.0 kg/m2组(肥胖组)73例。观察与比较4组患者术后1年的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 以及计算1年人、肾存活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BMI与DGF发生的关系, 以探讨不同BMI值对DGF的影响。  结果  随访1年, 肥胖组DGF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消瘦组(均为P < 0.05), 但术后AR的发生率及术后1年人或肾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肥胖增加肾移植术后发生DGF的风险(OR为1.33, 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超重与肥胖均为肾移植术后发生DGF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56、1.37, 均为P < 0.05)。  结论  超重与肥胖增加术后DGF风险, 但不增加术后AR发生率, 亦不影响术后近期人、肾存活率。
同种异体半相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杨帆, 郑小芳, 刘畅, 陈文捷, 程锦涛, 阳莉, 卢建溪, 张琪
2015, 6(6): 405-409.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12
摘要(71) HTML (49) PDF 220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半相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集21例晚期肝细胞癌(肝癌)患者健康一级直系亲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体外诱导成异体半相合CIK细胞后回输给患者, 回输4个周期。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  随访半年, 21例患者的存活率为81%(17/21), 疾病稳定患者11例, 疾病进展患者10例(含4例死亡病例)。6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 1例出现皮疹。与治疗前相比, 患者治疗后第4周期的血小板数量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而患者治疗后第1、4周期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 肝、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  同种异体半相合CIK细胞治疗晚期肝癌患者能够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大都在可耐受范围, 是一种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右美托咪定在亲属活体肾移植受体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魏昕, 周素素, 高玮, 毛佳丽, 疏树华, 柴小青
2015, 6(6): 410-41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13
摘要(102) HTML (79) PDF 223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Dex)应用于亲属活体肾移植终末期肾病(ESRD)受体手术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亲属活体肾移植的ESRD患者40例, 随机分为Dex组及对照组各20例。Dex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Dex 0.6 μg/kg的负荷剂量, 于20 min内泵注完毕, 继以0.2 μg/(kg·h)泵注1 h结束后随即行全身麻醉诱导; 对照组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 两组的麻醉诱导及维持药物相同。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T0), 用药后20 min (T1)以及置入喉罩前(T2)、置入喉罩后(T3)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脑电双频指数(BIS); 观察有否苏醒延迟, 苏醒期躁动情况。记录术中、术后(4、8、12、24 h)尿量以及术前、术后(12、24 h)内生肌酐清除率。  结果  与T0比较, 两组患者T2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BIS值均明显下降(均为P < 0.05), 两组间比较, Dex组心率、BIS下降更为明显(均为P < 0.05), 但平均动脉压无明显下降(P>0.05)。Dex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为15%(3/20), 均为轻度躁动, 与对照组(30%, 6/20)比较明显下降(P < 0.05)。Dex组术中、术后4 h及8 h尿量均较相应时间的对照组明显增多(均为P < 0.05)。两组患者术后12 h及24 h内生肌酐清除率均较术前明显上升(均为P < 0.01)。  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降低亲属活体肾移植受体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增加术后尿量, 无发生苏醒延迟, 可安全用于ESRD患者。
儿童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脐血干细胞移植失败后白血病长期缓解1例暨文献复习
张競文, 陆英, 李旭东
2015, 6(6): 415-419.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14
摘要(136) HTML (94) PDF 220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脐血移植失败后白血病长期缓解的原因。  方法  收集2013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内科接受脐血干细胞移植的1例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术后治疗过程及预后, 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患者移植失败但白血病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的可能原因。  结果  患儿首次脐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恢复不良, 2013年11月行脐血输注, 后因为经济原因未针对原发病进一步治疗, 然而该患者脐血移植术后15个月造血功能恢复, 至2015年9月, 脐血移植后2年无病生存。  结论  脐血移植或输注可能具有修复造血及免疫系统的功能, 且无需通过成功植入发挥作用。儿童高危白血病进行脐血移植植入失败并不意味白血病治疗失败, 患儿有可能获得长期无病生存。
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高危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孙燕玲, 李旭东, 林东军, 方志刚
2015, 6(6): 420-42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15
摘要(76) HTML (30) PDF 278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治疗儿童和成人高危急性白血病的效果。  方法  对高危急性白血病10例患者进行脐血移植, 儿童3例, 成人7例, 中位年龄29岁(11~41岁)。6例接受单份脐血移植, 4例接受双份脐血移植。采用清髓性不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处理方案。在白消安(Bu)加环磷酰胺(Cy)基础上加用阿糖胞苷(Ara-C)、氟达拉滨(Flu)或全身照射(TBI)。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及吗替麦考酚酯。  结果  8例(80%)患者获得成功植入, 白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9 d (14~25 d), 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40 d (33~60 d)。3例患者发生急性GVHD, 无1例发生慢性GVHD。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1~29个月), 7例患者无病存活。2年总体存活率及无病存活率均为66.7%。  结论  UCBT治疗高危急性白血病是可行的, 对于无HLA相合同胞供者的高危患者, UCBT可作为首选, 其GVHD发生率低、复发率低, 有可能使急性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
实验研究
磁性纳米复合物对人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王子真, 胡刚, 吴新淮
2015, 6(6): 425-428, 437.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16
摘要(96) HTML (67) PDF 30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磁性纳米复合物对人肝细胞癌(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  方法  以聚乙烯亚胺包被的磁性纳米复合物(PEI-SPIO)作为基因载体复合富含亮氨酸重复单位的G蛋白耦联受体(LGR)5-小干扰RNA (siRNA), 待细胞融合达60%时转染HepG2细胞建立PEI组, 等量的单纯LGR5-siRNA转染HepG2建立SI组, 另设未转染对照(Ctrl)组。采用MRI T2扫描检测纳米复合物进入细胞的效率, 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LGR5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 蛋白印迹法检测LGR5、cyclin D1蛋白表达。  结果  PEI组HepG2细胞的MRI T2信号明显减低。与Ctrl组相比, PEI组HepG2细胞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 LGR5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LGR5、cyclin 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为P < 0.05), 而SI组细胞的相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  磁性纳米复合物PEI-SPIO复合LGR5-siRNA可有效转染HepG2细胞,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yclin D1表达水平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
ImmuKnow检测免疫细胞功能在肾移植术后免疫功能监测中的应用
张磊, 陈正, 张异蕊, 郭予和, 马俊杰, 方佳丽, 李光辉, 徐璐, 潘光辉
2015, 6(6): 429-43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17
摘要(62) HTML (66) PDF 294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ImmuKnow检测免疫细胞功能在监测肾移植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科实施肾移植手术的106例尿毒症患者, 分别于术前、术后12个月内发生感染或急性排斥反应时抽取血液标本。采用ImmuKnow测定CD4+ T细胞内的三磷腺苷(ATP)含量。观察与比较不同临床状态肾移植患者的ATP含量, 包括术前组、稳定组、急性排斥反应组和感染组(含重症肺炎)。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了解ATP值与他克莫司(FK506)和环孢素(CsA)血药谷浓度的关系。  结果  感染组患者ATP含量低于术后稳定组患者(P < 0.001), 其中发生重症肺炎患者ATP含量低于发生其他感染的患者(P < 0.05)。感染组患者的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稳定组患者(P < 0.05)。ATP含量与移植患者术后FK506和CsA血药谷浓度无相关性。  结论  ImmuKnow检测可用于监测肾移植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状态。CD4+T细胞内ATP含量检测对术后感染, 特别是对重症肺炎有提示和预警作用。
综述
肝脏作为免疫器官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丁健科, 张栋梁, 肖博, 苏映军, 郭树忠
2015, 6(6): 434-437.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6.018
摘要(248) HTML (151) PDF 195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肝脏作为一个免疫器官, 在诱导免疫耐受方面体现了独特功能。一方面, 抗原通过门静脉输注能诱导抗原特异性耐受而不引起致敏; 另一方面, 临床肝移植相比其他实体器官移植更容易诱导临床可操作性耐受。肝窦内皮细胞、枯否细胞、肝星状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等肝脏非实质细胞共同构成了这种利于耐受诱导的免疫环境。本文简要介绍了肝脏诱导耐受相关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经门静脉输注异体细胞诱导移植耐受进展和临床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