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11卷  第3期

述评
调节性免疫细胞在异种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石炳毅, 陈文, 刘志佳
2020, 11(3): 321-32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01
摘要(166) HTML (78) PDF 837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异种移植是未来解决器官短缺最有前景的方法。近年来基因编辑和免疫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异种 移植的快速发展, 但是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仍然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 其中排斥反应是引起异种移植失败 的最重要原因。调节性免疫细胞是机体内一群具有负性调节功能的免疫细胞, 能够抑制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 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本文总结了近几年调节性免疫细胞在异种移植应用的研究进展, 为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危重症肝病肝移植患者诊断和评估标准的临床进展
贾亚男, 李瀚, 李先亮, 贺强
2020, 11(3): 326-332,36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02
摘要(184) HTML (75) PDF 76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肝移植是危重症肝病唯一有效的根治手段, 但手术风险高, 围手术期病死率高, 术后并发症高。考虑到供肝短缺及相关手术风险, 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移植时机。因此对危重症肝病肝移植的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和全面评估病情, 是决定治疗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对于危重症肝病的评估标准很多, 除了比较经典的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外, 还发展出了许多其它评估标准, 各个移植中心也都有自己的选择, 但并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诊断标准, 各评估标准之间也存在争议, 本文即对此进行综述。
诊疗规范
胰肾联合移植临床技术规范(2020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2020, 11(3): 332-34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03
摘要(511) HTML (239) PDF 1205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为了进一步规范胰肾联合移植临床技术,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糖尿病肾病分型诊断,胰肾联合移植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及外科并发症、免疫抑制方案、排斥反应、病理、术后复发性糖尿病、受者随访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专家论坛
危重症肝病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管理和感染的防治进展
李翰, 贾亚男, 贺强, 李先亮
2020, 11(3): 344-349.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04
摘要(173) HTML (72) PDF 86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肝移植是危重症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危重症肝病患者病理生理改变复杂,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难度增大。因此,加强危重症肝病受者肝移植术后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危重症肝病的病理生理特点、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物选择、危重症肝病肝移植术后感染预防及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论著
合并微血管侵犯的肝癌肝移植受者的预后评价
梁梓明, 叶林森, 唐晖, 宋来恩, 顾世杰, 易述红
2020, 11(3): 350-35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05
摘要(243) HTML (113) PDF 1215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合并微血管侵犯(MVI)的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情况。  方法  通过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提取行肝移植术的3 447例肝癌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者有否MVI分为MVI组(376例)和无MVI组(3 071例)。分析比较两组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情况,包括术后1、3、5年总生存率(OS)及肝癌特异生存率(LCSS)。纳入两组受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人种、病理分化、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MVI,采用多因素Cox模型分析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预测受者预后的列线图,通过一致性指数评价模型准确度。  结果  无MVI组受者术后1、3、5年OS和LCSS分别为93.5%、82.1%、75.3%和98.3%、93.8%、90.7%,明显高于MVI组的88.8%、72.1%、68.4%和95.3%、83.1%、80.4%(均为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化、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以及MVI均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OS与LCS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 < 0.05)。列线图一致性指数为0.624(0.602~0.648)。  结论  MVI是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受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列线图可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单人直视下大鼠肝移植模型供肝获取不同灌注方式比较
李蕾, 李善宝, 汪涛, 沃琪, 曹婉悦, 徐军明
2020, 11(3): 356-361.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06
摘要(115) HTML (69) PDF 2924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单人直视下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并探讨不同灌注方法对供肝质量的影响。  方法  在Kamada建立的“二袖套法”基础上改进手术细节,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根据不同的灌注方式将受体大鼠分为A(经腹主动脉灌注)、B(经门静脉灌注)两组。比较两组的灌注效果、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肝功能、肝脏移植物病理学表现及生存情况等。  结果  灌注完成后,B组肝血窦内残留红细胞较A组多。A组在供肝灌注时间及供体手术时间上均较B组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1)。A、B两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7%和71%。大鼠肝移植术后3d,两组受体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水平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术后7、30 d,与A组比较,B组ALT、AST、TB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1~0.05)。肝脏病理学检查提示B组肝脏炎症反应程度及肝组织破坏程度均较A组严重,但两组的术后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经腹主动脉灌注大鼠肝移植模型虽稍延长了灌注时间及供体手术时间,但灌注效果更佳,可减轻术后肝组织损伤,使肝功能更快地恢复正常水平。
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廖涛, 杨哲, 张燕楠, 韩飞, 孙启全
2020, 11(3): 362-36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07
摘要(396) HTML (181) PDF 262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模型并分析其特点。  方法  建立小鼠皮肤移植和心脏移植模型。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同系对照组、非致敏组、预致敏组和预致敏+环孢素组(每组供、受体各9只)。观察各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供体特异性抗体(DSA)水平和病理学表现,分析其排斥反应的特点。  结果  同系对照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在3个月观察期内均长期存活,非致敏组、预致敏组和预致敏+环孢素组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分别为(7.0±0.7)d、(2.6±0.5)d和(5.0±0.7)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1)。预致敏组在心脏移植术后3 d、预致敏+环孢素组在心脏移植术后5 d DSA水平均较基础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非致敏组病理学表现为心肌细胞破坏,形成间质炎,C4d少量沉积,CD3细胞大量浸润;预致敏组和预致敏+环孢素组病理学表现为心肌细胞破坏,形成毛细血管炎,C4d大量沉积,但是前者CD3细胞浸润多于后者。  结论  利用不同品系间小鼠皮肤移植和心脏移植的基础上加用环孢素可成功建立实用性强的小鼠心脏移植急性AMR模型,为后续AMR的发病机制和干预研究提供基础。
RIFLE、AKIN和KDIGO标准预测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准确性比较
刘洵, 薛梅, 吴安石
2020, 11(3): 369-373,390.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08
摘要(198) HTML (115) PDF 888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比较RIFLE、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和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3个急性肾损伤(AKI)标准对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术后30 d)死亡的预测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73例肝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根据RIFLE、AKIN和KDIGO 3个标准计算术后AKI发生率,分析术后30 d全因病死率及死因,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3个标准对术后30 d内死亡的预测准确性。  结果  根据RIFLE、AKIN和KDIGO标准,术后AKI发生率分别为48.0%、51.4%和53.8%,术后30 d内死亡13例,病死率为7.5%。RIFLE、AKIN和KDIGO分期是术后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 < 0.05)。RIFLE、AKIN和KDIGO分期预测肝移植术后30 d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8、0.766和0.844,AKIN与KDIG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KDIGO标准对于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死亡的预测能力更好。但作为工具,三者之间的比较选择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证据支持。
术后血小板计数低对术中未输注血小板的成人肝移植
王赛楠, 吴志涛, 吴延, 吴安石
2020, 11(3): 374-37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09
摘要(221) HTML (111) PDF 79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肝移植受者术中未输注血小板(PLT)的情况下,术后早期PLT计数低对受者早期病死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的180例受者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术后7 d PLT计数预测术后早期病死率的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将受者分为低PLT计数组和对照组。纳入肝移植受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围手术期PLT计数、术前一般情况、术中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并比较两组肝移植受者的早期预后情况,包括术后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初期移植肝功能异常率、术后30 d病死率。  结果  术后7 d PLT计数 < 32×109/L是肝移植受者术后3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低PLT计数组受者的术后ICU住院时间为9(5,14)d,明显长于对照组受者的5(3,6)d(P < 0.05);初期移植肝功能异常率为55.0%,明显高于对照组受者的20.6%(P < 0.05);术后30 d病死率为40.0%,明显高于对照组受者的2.5%(P < 0.05)。两组受者间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术后7 d PLT计数 < 32×109/L是肝移植受者术后3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以提示术后初期移植肝功能异常,辅助预测肝移植受者早期预后。
不同评分模型预测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的效能研究
乔予希, 丁晨光, 田普训, 丁小明, 潘晓鸣, 燕航, 项和立, 冯新顺, 侯军, 田晓辉, 李杨, 郑瑾, 薛武军
2020, 11(3): 379-38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10
摘要(156) HTML (119) PDF 987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分析国内外评分模型对我国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的预测效能。  方法  前瞻性分析112例肾移植供者、220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将KDRI模型、Jeldres模型以及本中心模型预测的DGF与肾移植受者实际DGF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各模型的预测效能,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预测的准确性。  结果  220例肾移植受者中,DGF发生率为14.1%(31/220)。KDRI模型预测DGF高危供者41例,AUC为0.57,灵敏度为0.37,特异度为0.66,阳性预测值为22%。Jedres模型预测DGF高危受者22例,AUC为0.56,灵敏度为0.13,特异度为0.92,阳性预测值为20%。本中心模型预测DGF高危供者25例,AUC为0.80,灵敏度为0.53,特异度为0.84,阳性预测值为40%。  结论  与KDRI和Jedres模型比较,本中心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AUC及灵敏度,对DGF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是目前适合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的评估体系。
PD-1单克隆抗体治疗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
宾阳阳, 李杰群, 李强, 周政俊, 周依, 陈广顺, 齐海智, 司中洲
2020, 11(3): 384-390.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11
摘要(284) HTML (124) PDF 79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实体器官移植(SOT)术后使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单克隆抗体(单抗)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检索7个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收集54例SOT受者术后使用PD-1单抗治疗恶性肿瘤的案例,对使用PD-1单抗的SOT受者的临床效果及排斥反应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2篇,共54例SOT受者。其中男43例,女11例,年龄为14~79岁。包括29例肾移植受者、19例肝移植受者、6例心脏移植受者。SOT受者使用的PD-1单抗药物类型包括28例使用派姆单抗、26例使用纳武单抗。PD-1单抗治疗SOT受者术后恶性肿瘤的总体缓解率为32%(17/54),疾病进展率44%(24/54),病死率为36%(19/54)。PD-1单抗治疗SOT受者术后恶性肿瘤后,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9%(21/54)。排斥反应与PD-1单抗药物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 > 0.05)。  结论  PD-1单抗能有效治疗SOT受者术后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可引发排斥反应,但排斥反应并不是导致受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肺移植治疗囊性纤维化1例并文献复习
陈奥, 练巧燕, 徐鑫, 韦兵, 刘梦杨, 彭桂林, 张建恒, 何建行, 巨春蓉
2020, 11(3): 391-394,42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12
摘要(221) HTML (100) PDF 1045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移植治疗囊性纤维化(CF)的疗效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同种异体双肺移植术治疗1例终末期CF受者的临床资料,对CF受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进行总结。   结果   本例受者幼年发病,反复咳嗽、咳浓痰30年,肺部反复感染合并急性加重、慢性鼻窦炎及极重度营养不良,肺移植术前因呼吸肌无力难以脱离有创呼吸机,长期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影像学检查提示双肺多发囊柱状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经汗液测试和基因检测进一步确诊为CF。该受者2017年8月17日接受双肺移植术后经过康复治疗,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康复后至投稿日已2年余,享有与同龄健康人同等的生活质量。   结论   肺移植术作为终末期CF的有效治疗手段,不仅能挽救患者生命,而且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指南解读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潜在供者的识别与转介
董建辉, 刘旭阳, 王洪良, 廖吉祥, 杨东阁, 苏庆东, 陆海生, 蓝柳根, 李海滨, 文宁, 秦科, 孙煦勇
2020, 11(3): 395-399.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13
摘要(347) HTML (146) PDF 78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器官短缺问题是制约人体器官移植发展重要因素之一。潜在供者的识别与转介决定了器官捐献的总规模,能否识别和转介潜在供者是造成不同地区器官捐献率差异的最重要原因。本文对欧盟发布的《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中的潜在供者的识别与转介一章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器官获取组织工作人员及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参考,提高我国器官捐献率。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恶性肿瘤传播的风险
林俊, 李诗新, 杨洋
2020, 11(3): 400-40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14
摘要(437) HTML (165) PDF 745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随着我国进入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时代,伴随潜在恶性肿瘤病史供者的器官捐献案例逐渐增多。欧盟编写的《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指南》)已于2019年出版中文译本。本文对《指南》第9章恶性肿瘤传播的风险进行了解读,以协助我国器官捐献协调员和移植团队筛查存在恶性肿瘤传播风险的供者,以减少供者来源性肿瘤疾病传播的风险。
综述
器官移植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刘伟旺, 王晓, 李传昶
2020, 11(3): 405-412.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15
摘要(220) HTML (56) PDF 800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肺炎克雷伯菌(KP)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也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其感染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控制KP感染的有效药物,但随着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出现并逐年增长。器官移植受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抑制,是CRKP感染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生耐药菌感染,往往难以控制,导致移植器官存活率降低,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就器官移植中CRKP感染的现状、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酒精性肝病肝移植的研究进展
段方方, 成军, 杨松
2020, 11(3): 413-41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16
摘要(178) HTML (98) PDF 767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肝移植是酒精性肝病(ALD)相关终末期肝硬化、肝衰竭、肝细胞癌(肝癌)与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从ALD肝移植的手术指征、受者生存情况、受者饮酒管理、受者全身疾病管理等方面综述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更好管理ALD肝移植受者提供参考。
肝移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现状
杨洲, 傅斌生
2020, 11(3): 419-42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17
摘要(155) HTML (44) PDF 74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肝移植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导致的相关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手段。但是由于肥胖、代谢综合征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肝移植术后NAFLD的复发率很高。近年来,国内、外对NAFLD相关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取得了一定的治疗进展。本文从NAFLD及肝移植治疗NAFLD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及神经认知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苗晓蕾, 吴延, 吴安石
2020, 11(3): 424-430.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0.03.018
摘要(167) HTML (119) PDF 777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随着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逐渐提高,术后神经系统及神经认知相关并发症成为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相对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且与患者的死亡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针对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神经认知相关并发症以及引起这些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还探讨了如何评估、监测和预防这些并发症,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