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7卷  第4期

指南与共识
中国器官移植受者血脂管理指南(2016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2016, 7(4): 243-25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01
摘要(62) HTML (58) PDF 397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血脂代谢异常是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的常见、多发并发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致病因素。移植受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高达40%~ 80%不等,表现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升高。器官移植术后血脂代谢异常除了与普通人群共有的危险因素以外,与免疫抑制剂有明确相关性。常用的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NI)类药物通过对脂质代谢通路的改变和修饰导致血脂异常。《中国器官移植受者血脂管理指南(2016版)》(指南),推荐器官移植受者血脂水平监测策略,检测内容应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指南以2014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作为器官移植受者的血脂代谢评估分层方案的参考标准。血脂代谢异常防治的策略中,应注重术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并作为血脂代谢异常治疗方案的第一部分,上述方法无效时开始药物治疗。指南推荐的用药治疗原则是尽量采用低剂量、单一药物,首选他汀类药物,不推荐调脂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治疗严重血脂代谢异常为目的而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需慎重,必须调整时应首先考虑减少和撤除糖皮质激素。选用调脂药物时必须考虑与免疫抑制剂以及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移植物功能的影响,必要时应通过计算受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调整调脂药物的剂量。
中国器官移植受者的高血压诊疗指南(2016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2016, 7(4): 255-262.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02
摘要(94) HTML (65) PDF 287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高血压是器官移植受者术后最常见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70%~90%不等,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8.8%~30.0%的高血压发病率。移植后高血压是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和生存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风险有显著相关性,可直接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和患者死亡,成为受者带功能死亡的重要病因。然而移植后高血压控制率仅为30%~60%。指南推荐器官移植受者高血压诊断阈值为血压高于 130/80 mmHg;对于老年受者目标血压可放宽至140/90 mmHg;而年轻、肾功能好的患者目标血压亦不应低于120/70 mmHg。指南推荐器官移植受者家庭自我血压监测作为首选的血压监控方式。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高血压有多种因素,虽然免疫抑制是移植后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原因,但以治疗高血压为目的调整免疫抑制剂要全面了解免疫状况,权衡利弊,谨慎决定。指南推荐结合危险因素和患者实际临床状态制定个体化联合治疗方案,达到强化降压效果的同时,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述 评
加强中国器官获取组织的财务管理
杨顺良, 谭建明
2016, 7(4): 263-267.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03
摘要(180) HTML (57) PDF 19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财务管理是器官获取组织(OPO)运行管理中的核心和难点,尚无经验可循。鉴于器官捐献业务内容和资金收支的复杂性,现阶段OPO财务管理存在体制不合理、财务风险意识淡薄、财务管理目标取向模糊、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以及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和有效的监督机制等问题。为准确反映OPO的财务状况和器官捐献工作推进情况,必须借助科学的手段、准确的数据,对筹资、投资、耗费、收入和分配等各个环节以及各种资产形态进行有效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会计制度、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规范与标准,设立专职财务人员,构建器官捐献经费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财务专项管理、严格的成本核算和内部控制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促进器官捐献经费管理的科学化、透明化、精细化,最大程度地体现器官捐献事业的公益性。
论 著
Lifeport与静态低温保存应用于器官捐献供肾保存效果的Meta分析
张驌, 陈妍君, 王诚, 付生军, 杨立
2016, 7(4): 268-27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04
摘要(111) HTML (66) PDF 464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Lifeport与静态低温保存(CS)在器官捐献供肾的保存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考克兰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搜集Lifeport与CS在移植肾保存效果的相关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6个研究,包括5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和11个回顾性队列研究(RCS)。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S组比较,(1) 总体捐献供肾(TDD),Lifeport组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降低,DGF持续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减少以及术后1年肾存活率增加,两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与1年人存活率相当;(2)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DCD):Lifeport组术后DGF发生率降低,术后平均住院日减少,两组术后移植肾原发性无功能(PNF)与AR发生率,术后1年人、肾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扩展标准供肾(ECD):Lifeport组术后PNF发生率降低并改善术后1年肾存活率,两组术后DGF发生率、AR发生率与术后1年人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Lifeport应用于器官捐献供肾保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所限,上述研究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31例报告
阮东丽, 张更, 李智斌, 马帅军, 刘克普, 高龙, 秦卫军, 王延柱, 杨晓剑, 袁建林
2016, 7(4): 275-27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05
摘要(131) HTML (47) PDF 283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实施的31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供、受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1例均顺利完成供肾切取术,手术时间110~190 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供肾热缺血时间100~160 s,保留肾静脉长度1.8~3.0 cm,肾动脉长度1.4~2.3 cm。2例供肾取出时发生脾脏损伤,行脾脏修补术;1例供者术后出血,经止血、纠正贫血后好转。31例供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均未发生远期并发症。31例受者中,1例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经治疗后于术后1个月血清肌酐恢复正常。移植肾存活率为100%。   结论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供肾功能等优势,可作为供肾切取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式。
3D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临床分析
郭佳, 刘修恒, 周江桥
2016, 7(4): 279-282.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06
摘要(131) HTML (16) PDF 17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总结3D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的经验,并探讨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19例3D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肾脏热缺血时间、肾动脉长度、肾静脉长度、输尿管长度、切口长度、手术并发症。观察供、受者术后肾功能的情况等。   结果  19例活体供肾切取术均在3D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术中改为常规腹腔镜和中转开放者。3D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手术时间80.5~125.2(平均102.3)min;术中出血量40.6~90.4(60.8)ml;肾脏热缺血时间100~230(161)s。供肾动脉长度2.6~3.2(2.9)cm;供肾静脉长度2.2~3.0(2.6)cm;供肾输尿管长度8~13(10)cm;切口长度约5~6 cm,伤口愈合良好;供者术后24 h尿量2 000~2 500 ml;术后3 d查血清肌酐轻度增高1例,术后7 d和1个月复查血清肌酐恢复正常。术后住院时间5~7(6)d。移植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结论  3D腹腔镜手术系统可有效提高术中操作的精准性,3D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安全可行。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在ABO血型不合肝移植中的应用
周婧, 雷联会, 田二云, 杨洋, 尹丽华
2016, 7(4): 283-286.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07
摘要(61) HTML (97) PDF 19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观察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清除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患者血型抗体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武警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受者18例,定为血型不合组。术前检测受者的抗A或抗B血型抗体滴度>1∶16者行DFPP;另选取同期符合输血原则的肝移植受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受者应用DFPP的抗体滴度、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血型不合组和对照组受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   结果  18例患者中,15例术前抗A或抗B血型抗体滴度>1∶16,行DFPP治疗。与DFPP前相比,DFPP后受者血型抗体滴度平均水平明显下降。血液生化检测发现,纤维蛋白原水平在DFPP后显著下降(P=0.0001)。20例次DFPP中,出现低血压3例次,出血3例次,恶心、呕吐1例次,管路凝血1例次,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经DFPP处理过的血型不合组和对照组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  DFPP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型抗体水平,减少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78例临床经验分析
兰川, 张鸣, 严律南, 李波, 曾勇, 文天夫, 徐明清, 王文涛, 杨家印
2016, 7(4): 287-291.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08
摘要(103) HTML (53) PDF 208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总结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的临床经验及疗效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完成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体肝移植的76例供体和78例受体的临床资料。观察肝移植受体早期移植物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引起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的危险因素,观察远期的移植物生存及受体生存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78例受体术后EAD的发生率为36%(28/78),其中供体总胆红素(TB)高和冷缺血时间长是EAD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者围手术期存活率为92%(72/78),死亡6例,分别死于原发性移植物失功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5例,胆道狭窄3例,血管血栓形成2例,除1例死亡外,其余经相应治疗后好转。受体术后1年的存活率为84.2%,2年存活率为80.0%。   结论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是较好的供肝来源,其近远期效果良好。控制术前供肝质量,缩短冷缺血时间等均是提高临床效果的重要措施。
不同直径穿刺针对超声引导下经皮移植肾活检的影响
陈秋妹, 叶小楼, 邓荣海, 鲜长会, 杨思光, 欧阳晓光
2016, 7(4): 292-29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09
摘要(138) HTML (100) PDF 237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比较在超声引导下应用不同直径穿刺针行经皮移植肾活组织检查(活检)的效果。   方法  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移植肾穿刺活检的患者82例,按所用穿刺针直径将其分成两组,18 G组(31例)和16 G组(51例)。比较两组活检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18 G组比较,16 G组的穿刺针数较少,且取得的肾小球数量较多(均为P<0.01)。16 G组的取材合格率明显高于18 G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层比较,同为2针或3针穿刺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行移植肾穿刺活检,采用16 G穿刺针和18 G穿刺针穿刺的安全性相近。在患者病情的允许下,采用16 G穿刺针较18 G穿刺针更具有优势,肾取材标本的质量较高。
肝移植术后中期肝脏血流动力学与肝功能异常的关系
胡维昱, 王建红, 胡骁, 付晓悦, 吴晓东, 张顺, 臧运金
2016, 7(4): 296-300.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10
摘要(194) HTML (81) PDF 223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肝移植术后中期血流动力学的规律,探讨其与肝功能的关系。   方法  以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肝移植手术的56例肝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按肝功能正常与否分为正常组(24例)和异常组(32例)。记录两组的一般资料及肝功能,并应用超声检测其肝移植术前及术后1、30、90 d的肝动脉峰值血流速度(HAP)、门静脉峰值血流速度(PVP)、门静脉灌注量(PVF)等,并计算肝动脉缓冲能力(BC)、校正BC等。对两组间肝脏血流动力学因素与肝功能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结果  异常组中移植术后30 d的PVP、PVF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4、0.049),正常组中BC及校正BC明显高于异常组(P=0.048、0.011)。多因素分析显示校正BC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4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5,灵敏度为0.652,特异度为0.750。   结论  肝移植术后30 d的PVP、PVF、BC及校正BC可能与肝功能异常有关,其中校正BC可作为诊断及干预肝功能异常的指标之一。
活体肝移植术后供体胆漏的诊治体会
李灿明, 朱志军, 孙丽莹, 魏林, 曲伟, 曾志贵, 刘颖
2016, 7(4): 301-30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11
摘要(50) HTML (62) PDF 174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总结活体肝移植术后供体胆漏的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活体肝移植供体的临床资料,了解术后胆漏并发症发生情况,重点分析胆漏并发症供体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治疗效果。   结果  95例肝移植供体术后发生胆漏9例,胆漏的发生率为9%。9例胆漏供体的供肝部位均为左外叶,均为肝断面迟发型胆漏,临床表现无典型胆汁性腹膜炎表现,血清胆红素升高。给予经皮穿刺引流或保留引流管处理后均治愈,无二次手术及死亡病例。   结论  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后应注意监测供体肝功能及肝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并发胆漏的供体予以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短篇论著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获取术的临床配合及管理
路璐, 梅娜, 韦延强, 张小荣, 薛娇, 张琳娟
2016, 7(4): 305-307.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12
摘要(136) HTML (50) PDF 134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总结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获取术的临床配合和管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供体器官获取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配合体会。   结果  术前准备做好手术人员和常用器械准备、灌注管路和液体的准备和术中药品的准备。手术配合包括器官获取前工作、器官获取、分离供体肝、肾。所有器官获取过程顺利,后续完成102例经典原位肝移植手术。其中4例由于供肝质量问题弃用,7例供肝分配至其他移植中心。   结论  对于DCD供肝获取术,良好的手术配合及管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综 述
CD40-CD40L信号通路在移植免疫中的应用与进展
董红锰, 白纯, 李先亮, 贺强
2016, 7(4): 308-311.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13
摘要(263) HTML (76) PDF 16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CD40-CD40L信号通路在特异性免疫中是一条重要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它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调节。动物实验表明抗CD40L单克隆抗体(mAb)阻断CD40与CD40L的结合,从而阻断CD40-CD40L信号的传导,具有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近年来抗CD40LmAb在临床试验中出现的血栓并发症导致其应用受到了质疑。随着人们对CD40-CD40L信号通路的认识不断深入,尤其是新的抗CD40mAb的应用,使得克服与之相关的血栓并发症成为可能,加之其在动物器官移植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相信这将会进一步推动器官移植免疫耐受及免疫抑制剂方案的发展。本文就CD40-CD40L信号通路在器官移植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ECDI-SP——移植免疫耐受研究的新方法
杨沙, 刘艳君, 余玉明
2016, 7(4): 312-31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14
摘要(71) HTML (52) PDF 18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碳二亚胺(ECDI)是一种化学偶联剂,近几年关于ECDI偶联脾淋巴细胞(ECDI-SP)或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ECDI-SP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与传统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方案包括淋巴细胞相关途径以及阻滞共刺激分子途径等进行比较。
肠道微生态与肝移植及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的关系
陆建文, 董健, 张谞丰, 吕毅
2016, 7(4): 315-319.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15
摘要(57) HTML (55) PDF 21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近年来随着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及新一代测序技术(包括16S rRNA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肠道微生物作为一个“器官”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相关研究进展突飞猛进。肠道微生物与肝移植术后感染、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存在相关性,通过干预肠道微生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并发症。缺血性胆管病(IC)是肝移植后并发症的最严重类型,引起IC的原因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介导损伤及细胞毒性疏水性胆盐等。肠道微生物与上述IC的发病机制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由此我们推测肠道微生物可能在肝移植术后I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可能需着眼于肠道微生物预测IC的敏感性以及通过干预肠道菌群实现有效治疗。
Hippo信号通路与肝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周熠, 李华
2016, 7(4): 320-32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16
摘要(53) HTML (53) PDF 188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Hippo信号通路是在对果蝇的研究中被发现,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进而控制器官大小的信号通路。近年来随着Hippo信号通路研究的快速进展,其与肝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互关系逐步得到揭示,为防治肝癌发生、发展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的思路。但它们间的相互关系并未阐述清楚,本文就Hippo信号通路与肝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政策与法规
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 7(4): 324-326.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6.04.017
摘要(48) HTML (44) PDF 183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